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在线访谈
DSC_2312.JPG
访 谈: 发展壤塘文旅经济 助推脱贫攻坚
时 间: 2017年11月13日
嘉 宾: 中共壤塘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德发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中国阿坝州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耿士姐。今天我们访谈的话题是发展壤塘文旅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共壤塘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德发。欢迎张县长的到来。 

  张德发: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互动交流发展壤塘文旅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一些工作情况。 

  主持人:众所周知,我们壤塘的文化底蕴非常厚重。先请您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壤塘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张德发:勤劳智慧的壤塘人民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了独特厚重的地域文化,壤巴拉是当之无愧的圣洁壤塘,悬天净土。这里既是川西北高原一片净土,更是藏羌风情走廊上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境内山青水秀,林草覆盖率达85%,这里蓝天白云,森林草原风景如画,高山峡谷纵横,河流溪沟密布,让人美不胜收。是成为高原植物基因库,是动物游乐园。有冬虫夏草、川贝母等245种野生名贵中药材;有红豆杉、紫果云杉等10多种珍稀树种;有羚羊、白鹤、黑颈鹤等30多种珍稀动物,这里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壤塘发展的金山银山。 

  这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壤塘地处安多、嘉绒、康巴藏民族文化交融地和藏传佛教觉囊文化非遗核心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孕育形成了兼容并蓄、生生不息的壤巴拉文化,文化资源类型多、蕴涵深、品位高、特色浓。多样性的南莫且湿地、则曲河流域水利风景区、香拉东吉圣山、海子山等山水文化;独特性的看花节、马格文化节、插箭节、川西北民歌等民俗文化;代表性的觉囊文化、财神文化;丰富性的格萨尔说唱、智美更单传记、藏戏等历史文化;神秘性的觉囊他空见、米拉塔、棒托石刻等宗教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丰富多彩。 

  全县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有国家级文保单位3个,觉囊梵音等非遗82项,国家级传统村落4座,国家级自然生态风景保护区2处。另外还有省州级的文化资源上百个,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觉囊文化是壤塘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有刺绣、贴花、提花、宝石、绘画等唐卡技艺。20145月,壤塘县觉囊唐卡《三世佛》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葡萄牙总统,觉囊唐卡亮相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县委县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的总体设想? 

  张德发:独特的生态文化和多元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壤塘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代表性,甚至是唯一性,构建起了特色鲜明的壤塘文化旅游体系,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为我们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推动脱贫攻坚、富民兴县,赋予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有利条件。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我们深知,推动文化发展,培育文化产业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因此,县委、县政府按照统筹全局、突出重点、递次推进思路,作出了《关于促进壤塘县文化创新发展的决定》,确定规划先行,编制完成了《壤塘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壤塘县觉囊文化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4A景区规划)《壤塘县全域旅游规划暨旅游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年)》《壤巴拉塘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规划》,科学指导壤塘文化旅游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 

  二是明确发展定位。力争在十三五期间,立足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宗教文化旅游黄金地、川甘青结合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地和川甘青结合部多元民俗文化体验地”定位,围绕文化为魂、山水为形的总理念,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壤塘发展四根支柱之一进行培育。根据壤塘资源禀赋,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瞄准着力建设“高端性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强力推进“美丽家园●文化原乡”中壤塘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公园)建设,依托则曲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南木且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打造以文创、科考、体验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三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文化旅游发展。认真实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理念,将文化旅游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旗帜,努力创建“四个样板”,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样板、宗教文化适应社会主义样板、文化产业助农增收脱贫奔康样板、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地区发展样板。由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坚持定期举行以文化?和谐?奔康为主题的壤巴拉节暨文化发展大会活动、四川南木且湿地生态旅游节,展示文化生态多样性,培塑极具壤塘特色的壤巴拉黄财神文化、觉囊文化、非遗项目、湿地生态”等文化名片,营造文化发展浓厚氛围,引导文化大发展。 

  全力培育文化产业,大力扶持并快速推动以壤巴拉藏戏、觉囊唐卡为代表的14个非遗传习所发展,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从事文化传承的青年多起来。为了从一开始便加强对传习所管理,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壤巴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规范化建设意见》。 

  坚持每两年举办民间手工艺大赛,通过比赛、展示等措施,全面扶持民间文化发展。 

  从八个方面展示壤巴拉文化,即:保护中的壤巴拉文化、传承中的壤巴拉文化、展陈中的壤巴拉文化、笔尖下的壤巴拉文化、镜头中的壤巴拉文化、歌舞中的壤巴拉文化、曲戏中的壤巴拉文化以及孝、善、和、美守法、诚信、感恩中的壤巴拉文化,着力提升壤塘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主持人:近年来,壤塘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着力在挖掘、传承、弘扬民间文化方面下功夫,具体开展了哪些方面的重点工作? 

  张德发:壤塘文化旅游发展底子薄、起步晚,但我们坚持从点滴抓起、从根本入手,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全力推进原真文化体验区建设。以中壤塘为核心的原真性文化体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打造了一个集文化技能培训、文化旅游景观和居住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家园文化原乡中壤塘。当前,中壤塘三大寺保护工程有序推进,觉囊文化展示中心(觉囊博览馆)建设进度顺利,非遗传习创业园雏型已现,非遗传习创业园正在申报州级文化园区,今后还将申报省级园区。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玛拉雅文化发展中心已开建。 

  二是大力推进G317最美景观乡村旅游大道建设。借助G317线,以上寨、克久为重点,以民居接待为主的建设已启动,全力承接色达等周边县过境旅游。同时初步架构全域旅游内环线,实现全域自驾游、自助游、自由游的开放式景区模式,成为藏区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大力推进三态三微建设。结合原生态藏寨景观、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以农家乐、牧家乐、体验互动、民俗风情、特色餐饮、乡村酒店等模式支撑,将宗科、章腊、岗木达、克久、修卡等藏寨,小伊里农庄、阳光部落生态农庄,秀城绿岛和曾克寺等分散的珍珠串珠成项链,从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建设入手,推动形成民族风情、生态休闲、特色畜牧业农业等系列主题旅游产品。 

  四是基础条件更加完善。大力培育旅游六要素,加快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宾馆、饭店等硬件强力提升,藏家乐、牧家乐悄然兴起,群众观念、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是旅游商品开发加快。积极培育发展石刻、唐卡、藏香、藏茶、藏药等独有的品牌开发,让文化产品成为旅游商品,让广大老百姓参与和服务,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 

  主持人:壤塘县以文化人、以文旅脱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请您向大家分享下成果。 

  张德发: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让壤巴拉人找到了出路,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信心,文化脱贫成效明显,文化奔康希望越来越明。 

  一是探索了壤塘发展路径。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树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着眼群众精神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一城两县三地四更壤塘发展目标,坚定了文化发展方向,找准了建设以文化人、文化育人、以文聚人、以文兴产的“三地”发展路径,打造天蓝、地绿、水净、人美的魅力壤塘,实现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转变。 

  二是逐步凝聚了人心。突出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原则,坚持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尊重、文化传承与保护弘扬、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文化传承与脱贫奔康”等紧密结合的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 

  三是拓展了脱贫奔康渠道。以文化产业助推脱贫奔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助文化保护传承这个平台,大力开发各类文化旅游产品,深入开展旅游体验游,让文化产品真正转变为旅游商品,切实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审核:黄勇    责编:陶淑群 陈光蓉 马倩

DSC_2312.JPG


主  办:中共壤塘县委 365备用网址大全
承  办:365备用网址大全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7-2378206
网站维护:365备用网址大全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7-2378206  您是第 位访问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379296 举报邮箱:rt-zfb@abazhou.gov.cn
Copyright 2016 www.hunanyou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蜀ICP备11005516号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