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列表

中国民族列表

如无特别说明,此条目中的“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族群的官方称呼)。

中国民族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实际控制中华民国自由地区,详见台湾问题)

中共建党百年之际,直-8L携带标语“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飞越首都北京。

目录

1 概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民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识别民族

3.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少数民族

3.2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少数民族

4 相关统计

4.1 各民族人口及分布

4.2 中国各省份内最多的少数民族

4.3 中国民族自治区

5 参考文献

6 注释

7 外部链接

8 参见

概要

编辑

中国参照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划分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49年至1954年进行第一阶段民族识别工作,首先认定38个少数民族[注 1]。后来在1954年至1964年进行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第二阶段工作,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注 2];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中。在第三阶段工作则在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进行,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后来在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直到最近使民族成员增加到56个。是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自1982年以来,中国民族成分恢复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根据中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暨国家统计局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各大民族按其人口数量顺序如下[1]:壮族(1,957万)、维吾尔族(1,177万)、回族(1,138万)、苗族(1,107万)、满族(1,042万)、彝族(983万)、土家族(959万)、藏族(706万)、蒙古族(629万)、布依族(358万)、侗族(350万)、瑶族(331万)、白族(209万)、哈尼族(173万)、朝鲜族(170万)、黎族(160万)、哈萨克族(156万)和傣族(133万)。

另有一些少数民族可能由于人数过少、有独有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或因被其他族群所同化导致尚难鉴别等原因,尚未被官方确认,称为未识别民族(例如:穿青人)。此类族群人口合共有超过84万人。此外,还有1万6千多名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出生人士,但统计数字未有反映他们的种族构成[2];当中可能包括一些在中国的非东亚人种群体,例如犹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民族

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云南省主要民族自治地方(未包括回族)

贵州省主要民族自治地方(未包括回族)

湖南省主要民族自治地方(未包括回族)

福建省主要民族自治地方

浙江省主要民族自治地方

江西省主要民族自治地方

以下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承认的56个民族[3]。

中文名称

标准罗马字母拼写法

标准字母代码

标准数字代码

拼音

2021年人口[1]

汉族

Han

HA

01

Hàn Zú

1,284,446,389

蒙古族

Mongol

MG

02

Měnggǔ Zú

6,290,204

回族

Hui

HU

03

Huí Zú

11,377,914

藏族

Zang

ZA

04

Zàng Zú

7,060,731

维吾尔族

Uyghur

UG

05

Wéiwúěr Zú

11,774,538

苗族

Miao

MH

06

Miáo Zú

11,067,929

彝族

Yi

YI

07

Yí Zú

9,830,327

壮族

Zhuang

ZH

08

Zhuàng Zú

19,568,546

布依族

Buyei

BY

09

Bùyī Zú

3,576,752

朝鲜族

Chosen

CS

10

Cháoxiǎn Zú

1,702,479

满族

Man

MA

11

Mǎn Zú

10,423,303

侗族

Dong

DO

12

Dòng Zú

3,495,993

瑶族

Yao

YA

13

Yáo Zú

3,309,341

白族

Bai

BA

14

Bái Zú

2,091,543

土家族

Tujia

TJ

15

Tǔjiā Zú

9,587,732

哈尼族

Hani

HN

16

Hāní Zú

1,733,166

哈萨克族

Kazak

KZ

17

Hāsàkè Zú

1,562,518

傣族

Dai

DA

18

Dǎi Zú

1,329,985

黎族

Li

LI

19

Lí Zú

1,602,104

傈僳族

Lisu

LS

20

Lìsù Zú

762,996

佤族

Va

VA

21

Wǎ Zú

430,977

畲族

She

SH

22

Shē Zú

746,385

高山族[注 3]

Gaoshan

GS

23

Gāoshān Zú

3,479[注 4]

拉祜族

Lahu

LH

24

Lāhù Zú

499,167

水族

Sui

SU

25

Shuǐ Zú

495,928

东乡族

Dongxiang

DX

26

Dōngxiāng Zú

774,947

纳西族

Naxi

NX

27

Nàxī Zú

323,767

景颇族

Jingpo

JP

28

Jǐngpō Zú

160,471

柯尔克孜族

Kirgiz

KG

29

Kēěrkèzī Zú

204,402

土族

Tu

TU

30

Tǔ Zú

281,928

达斡尔族

Daur

DU

31

Dáwòěr Zú

132,299

仫佬族

Mulao

ML

32

Mùlǎo Zú

277,233

羌族

Qiang

QI

33

Qiāng Zú

312,981

布朗族

Blang

BL

34

Bùlǎng Zú

127,345

撒拉族

Salar

SL

35

Sǎlá Zú

165,159

毛南族

Maonan

MN

36

Màonán Zú

124,092

仡佬族

Gelao

GL

37

Gēlǎo Zú

677,521

锡伯族

Xibe

XB

38

Xībó Zú

191,911

阿昌族

Achang

AC

39

Āchāng Zú

43,775

普米族

Pumi

PM

40

Pǔmǐ Zú

45,012

塔吉克族

Tajik

TA

41

Tǎjíkè Zú

50,896

怒族

Nu

NU

42

Nù Zú

36,575

乌孜别克族

Uzbek

UZ

43

Wūzībiékè Zú

12,742

俄罗斯族

Russ

RS

44

Éluōsī Zú

16,136

鄂温克族

Ewenki

EW

45

Èwēnkè Zú

34,617

德昂族

Deang

DE

46

Déáng Zú

22,354

保安族

Bonan

BN

47

Bǎoān Zú

24,434

裕固族

Yugur

YG

48

Yùgù Zú

14,706

京族

Gin

GI

49

Jīng Zú

33,112

塔塔尔族

Tatar

TT

50

Tǎtǎěr Zú

3,544

独龙族

Derung

DR

51

Dúlóng Zú

7,310

鄂伦春族

Oroqen

OR

52

Èlúnchūn Zú

9,168

赫哲族

Hezhen

HZ

53

Hèzhé Zú

5,373

门巴族

Monba

MB

54

Ménbā Zú

11,143

珞巴族

Lhoba

LB

55

Luòbā Zú

4,237

基诺族

Jino

JN

56

Jīnuò Zú

26,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识别民族

编辑

此章节尚无参考来源,内容或许无法查证。

主条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识别民族

汉语名称

拉丁文字

官方分类

人口

语言归属

分布

现状

𱎼家人

Gejia

未识别民族

约6万人

苗瑶语系苗语支苗语川黔滇方言重安江次方言

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黄平县,散居于贵州省南部各县市

为分布在苗语中部方言区的西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语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认为自己与周围苗族属同一民族。

东家人

Dongjia

部分归为畬族

约5万人

苗瑶语系苗语支苗语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麻江县

为分布在苗语中部方言区的西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语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认为自己与周围苗族属同一民族。

西家人

Xijia

归为苗族

约4千人

苗瑶语系苗语支苗语川黔滇方言重安江次方言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黄平县

为分布在黔东南苗语中部方言区的西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语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认为自己与周围苗族属同一民族。

绕家人

Raojia

麻江归为瑶族,都匀归为布依族

1万多人

苗瑶语系苗语支苗语黔东方言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麻江县

为分布在苗语西部方言区的中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语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认为自己与周围苗族属同一民族。

布努人

Bunao

归为瑶族

约40万人

苗瑶语系苗语支布努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区

自称“布努”或“努”(意思是“人”),目前民族划分中的瑶族的第二大支系,但其语言属于苗瑶语系苗语支,不属于瑶语支。

包瑙人

归为瑶族

约3万人

苗瑶语系苗语支布努语包瑙语

包瑙人说的包瑙话不属于瑶语支。

木佬人

归为仫佬族

3万人以上

壮侗语系仡央语支木佬语(已灭绝)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瓮安县、福泉市等地

接近仡佬语,仅因他称接近便被划入仫佬族。

羿人

Yiren

一部分申报为汉族,一些归为仡佬族一支,也有一些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

不详

壮侗语系仡央语支羿语(已灭绝)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普宜镇、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蜡盘沟等地

上世纪80年代末最后一位羿语使用者去世,此前抢救性研究保存了数百个羿语单词,与仡佬语较为接近。

拉基人

Laji

归为彝族

约2千人

壮侗语系仡央语支拉基语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

越南政府把拉基人划分成单独的民族;拉基语和仡佬语接近。

布央人

Buyang

广西归为瑶族云南归为壮族

约2千人

壮侗语系仡央语支布央语或巴哈语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文山县、广南县,昆明市宜良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

普标人

Pubiao

归为彝族

约3百人

壮侗语系仡央语支普标语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

越南政府把普标人划分成单独的民族;普标语和布央语比较接近。

茶洞人

一部分归为汉族,一部分归为壮族

2万人

壮侗语系侗水语支茶洞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区茶洞乡、两江镇,永福县龙江乡

现在民族问题含糊。

莫家人

归为布依族

约2万人

壮侗语系侗水语支莫语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附近

仡隆人

归为汉族

约6万人

壮侗语系黎语支村语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三家镇、四更镇以及周边地区,昌江县境内亦有分布

仡隆话是一种兼含汉语、苗语、黎语、越南语等成分的特殊语言,其风俗也与众不同。

临高人

Be

归为汉族

约80万人

壮侗语系壮泰语支临高话

海南省临高县、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

官方把临高人视为汉族,而临高话为壮侗语系一支,民族问题含糊。

八甲人

Bajia

勐阿八甲人归为傣族,勐混八甲人归为布朗族

约2千人

壮侗语系壮泰语支傣仂语

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阿镇、勐混镇

傣化民族

补过人

归为哈尼族

约9百人

傣化的哈尼语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

傣化哈尼族

掸人

Shan

一般归为傣族,部分人被归为了布依族或壮族,也有人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

不详

壮侗语系壮泰语支傣耶语

中缅边境附近

通用缅甸语

俫人(英语:Bolyu)

Bolyu

未识别民族

约4千人

南亚语系卡西-克木语族莽语支布赓语组俫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交界地带

布赓人

Pakan

归为彝族

2千多人

南亚语系卡西-克木语族莽语支布赓语组布赓语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西畴县

莽人

Mang

归为布朗族

6百多人

南亚语系卡西-克木语族莽语支莽语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

克木人

Khmu

归为布朗族

约3千人

南亚语系卡西-克木语族克木语支克木语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腊县

昆格人

Hu

归为布朗族

约2千人

南亚语系卡西-克木语族佤-德昂语支昆格语组昆格语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昆格村

昆格人的习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独特的特日有龙列节、龙恩节。龙列节即打铁节,时间在阳历二月,过节时要杀牛、烧篝火、祭祖。

曼咪人

Manmet

归为布朗族

约1千人

南亚语系卡西-克木语族佤-德昂语支昆格语组曼咪语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戈龙村

曼咪人的住房、服饰、宗教信仰、节日与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划分成布朗族,现在曼咪人希望能成为一独立民族。

勒墨人

归为白族

约7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白语支白语

勒墨人约是在四五百年前由澜沧江迁徙到怒江地区,虽然他们讲的勒墨话是一种白语方言,但他们没有像洱海地区的白族拥有“姓”,与洱海地区的白族方言之间也有些差距,所以长期以来对民族划分为白族表示不满。

苦聪人

Kucong

归为拉祜族

4万多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彝语支拉祜语

云南省南部

拉祜族中长期生活在深山老林与世隔绝的部分,也因此与一般的拉祜族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有些不同。

毕苏人

Bisu

自称老缅人归入拉祜族;勐海县自称老品人的2百多人归为傣族

约6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彝语支毕苏语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曼品村

毕苏人作为一个跨境族群,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国的边界区域。中国境内主要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的老缅大寨和勐海县勐遮镇的老品寨为主要聚居地。老品人能讲流利的傣语。老品人住房为汉式平房。信仰独特的原始宗教,有庙宇、无神像,每年全寨要举行一次祭山神活动。

载瓦人

归为景颇族

约8万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缅语支载瓦语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缅甸政府把载瓦族划分成单独的民族,和景颇族做为区隔。

古格人

归为回族、藏族

约5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喜马拉雅语群藏语支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藏族穆斯林的一支。

夏尔巴人

Sherpa

未识别民族

约2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喜马拉雅语群藏语支卫藏方言

西藏自治区

民族问题未明(一说是党项后人),通常以登高山向导为生,故亦称雪巴人。

达曼人

归为藏族

2百多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喜马拉雅语群藏语支卫藏方言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

与藏族混居,但眼睛呈蓝色,大而深。相传18世纪末,达曼人的祖先从尼泊尔迁徙到吉隆镇一带。达曼人曾经没有国籍,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达曼人正式获得中国国籍。

仓洛人

归为门巴族

2千多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喜马拉雅语群藏语支仓洛语

西藏自治区

嘉绒人

Keru

归为藏族

约15万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羌语支嘉戎语组嘉绒语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黑水县、理县、汶川县、金川县、小金县;雅安市宝兴县;甘孜州丹巴县

自称为格鲁人,原本被识别为单一民族,后被归入藏族

木雅人

Munyak

归为藏族

约10万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羌语支嘉戎语组尔龚语或羌语组木雅语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九龙县、雅江县、新龙县、道孚县、丹巴县、炉霍县、色达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壤塘县;雅安市石棉县

由于藏族人称呼木雅人与西夏人的名称一样,所以很多学者怀疑讲木雅语的人可能是西夏人的后代。

茂人

Mao

归为藏族

约3万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羌语支羌语组却域语或扎巴语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道孚县、新龙县、理塘县

其中,扎巴人实行走婚制。

尔苏人

Ersu

归为藏族

约2万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尔苏语支尔苏语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越西县、冕宁县

有自己的语言和中国目前所发现的仅存的两种图画文字之一

白马人

Bema

归为藏族

1万多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马语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河流域的木座、白马等乡村,和阿坝九寨沟县下塘地区的屋角、马家等乡村松潘县小河地区,甘肃省文县的白马峪河

有民族学家认为白马人的祖先为氐人,在汉代被称为白马氐。

顾羌人

Guqiong

归为藏族

约6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羌语支贵琼语组贵琼语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崩、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

摩梭人

Mosuo

云南归为纳西族,四川归为蒙古族

不详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纳语支纳西语

云南省丽江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部分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经被“强迫”一夫一妻。

纳木依人

Namuy

归为藏族

约6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纳语支纳木依语

四川省西南部

一般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

史兴人

Shixing

归为藏族

约2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群纳语支史兴语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阿侬人

归为怒族

约8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侬语支独龙语阿侬方言

阿侬人的生活方式接近怒族、但语言阿侬语与独龙族语言为同一语言的两种可以通话的方言。

僜人

Deng

未识别民族

约2千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僜人现多住在西藏自治区南部近麦克马洪线边界附近

他们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重新识别,成为独立民族,但因为中国结束民族识别政策以及该人群人数过少,计划最终告败。

艾努人

Aynu

归为维吾尔族

约1万人

维吾尔化的波斯语艾努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

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

克里雅人

归为维吾尔族

1千多人

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维吾尔语

克里雅人据说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另有一说是离群索居在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自然环境决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朴纯厚的民俗文化和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多数几代同堂住在一起,家里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长辈,族人很少跟外人通婚,被称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土库曼人

Turkmens

归为维吾尔族或柯尔克孜族

约5千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帕米尔高原中的奥依塔克和叶尔羌河上游的帕米尔高原斯牙山区的库斯拉甫

自称土库曼,青海、甘肃的土库曼后裔被识别为单一民族撒拉族,但新疆的这部分本土土库曼移民被归为柯尔克孜族或维吾尔族。

图瓦人

Tuvan

归为蒙古族

不详

突厥语族西伯利亚语支图瓦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湖附近

富裕柯尔克孜人

Wuyur Girgis

归为柯尔克孜族

1千多人

突厥语族西伯利亚语支富裕柯尔克孜语

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富裕牧场七家子村

官方定为柯尔克孜族,实际上是哈卡斯人。使用富裕柯尔克孜语(哈卡斯语的一种方言)和蒙古语卫拉特方言。信奉萨满教或藏传佛教。

康家人

Kangjia

归为回族

约6百人

蒙古语族东蒙古语支康家语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

康家人的语言间于保安语和东乡语之间,生活方式混杂了回族、土族,因此康家人认为自己是一独立民族。

托茂人

归为回族

约5百人

混合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蒙古语托茂语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祁连县

蒙古族穆斯林的一支。

翁阔人

Ongkor

归为鄂温克族

20人

满-通古斯语族北通古斯语支鄂温克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

为1763年从东北派往新疆的鄂温克索伦部,但他们与原索伦营的人并没有直接关系,据1945年新疆人口调查,尚有2506人,后与新疆的达斡尔、锡伯等民族通婚,至1993年仅剩20人,现可能已经消失。

回辉人

Utsul

归为回族

约5千人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占语支回辉语

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回新社区、回辉社区

为占婆国灭亡后迁徙到海南岛的占族穆斯林,在长期与汉族、黎族共同生活中,其语言也成为了唯一有声调的南岛语言。

瓦乡人

Waxiang

大部分归为苗族、剩下的归为汉族或土家族

约50万人

汉语瓦乡话

湖南省西部广大山区,少数分布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有人认为宋祖英实际上也属于这个民族。瓦乡人风俗上间于当地苗族与汉族之间,但其语言与苗语缺乏联系。或认为,瓦乡人为该地区原著民族,因苗族与汉族为最早到达此地区的外来民族,因此与两者均有长时间的互相影响。

蔡家人

Caijia

未识别民族

约4万人

类汉语言,蔡家语

散布于贵州省安顺市、六盘水市、毕节市;云南省昭通市

龙家人

Longjia

归为汉族、白族、布依族

约1万人~50万人

类汉语言,龙家语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普定县

卢人

Luren

大部分归为满族,部分归为未识别民族

约1万人

类汉语言,卢人语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交界地带

穿青人

Chuanqing

归为汉族

约70万

汉语老辈子话

贵州省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里民人

归为黎族

约10万人

汉语

贵州省西部

贵州里民人被识别成黎族,但实际上和海南黎族并无实际关系。他们其实是穿青人的一部分。

本人

归为汉族、布朗族、白族或蒙古族

约8千人

通用汉语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

契丹后裔(也与当地民族通婚),自称“埃乌”。

土生葡人

Macanese

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澳门基本法》第42条)

约4千人

通用汉语,混合语言土生葡语

澳门特别行政区

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土生葡人在中国澳门特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东南亚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人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现时大多数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族群,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他们曾经使用一种以葡语和粤语为主要来源的混合语言土生葡文,现基本已转用汉语和标准葡语。

大和人

Japanese

归为汉族

约4千人

通用汉语

于二战后被日本军队遗弃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

以妇女和儿童人数最多,大部分都融入东北当地的汉人家庭内。

阿尔巴津人

Albazinian

北京、天津归为满族,黑龙江归为汉族或俄罗斯族

5百多人

通用汉语,少数人会俄罗斯语、教会斯拉夫语、满语

散居于东部、东北地区

斯拉夫人、满人、汉人等民族的混血儿。信奉东正教。现已使用汉语。主要居住在北京、哈尔滨、呼伦贝尔、上海、天津、武汉、锦州等地。

者来寨人

Zhelaizhai

归为汉族

4百多人

通用汉语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

又名骊轩人,部分人长相偏向于欧洲人,早已汉化。

土生犹太人

Jewish

有部分被划为回族,有部分被划为未识别民族

不详

通用汉语

散居于中国大陆各处

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境附近。

站人

汉族

不详

汉语站话方言

黑龙江省西部

汉族成分为主,含部分西南和东北民族血统.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少数民族

编辑

主条目:香港人口

香港的人口组成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接近93.6%。当中香港华人有过半数在香港出生,最多的是以粤语为母语的广府人(包括四邑广府人和围头人),其次依人口语文数据依次为闽南人(包括潮汕人),再其后的依次为客家人,此外亦有吴越人、闽东人、山东人等。香港人口的原居省份主要为广东以及福建,但亦有一定数量来自浙江、江苏和山东,以及全国各个省份,广东以及福建以外所有省份的人口总和亦占香港总人口的一定多数量的比例。[4]1950-1980年由大陆移居香港的人口主要为广东人,此阶段移居香港的人口亦有记录移居者的原居城市,而自从内地改革开放以后,来自其他省市的移民开始增加,但依亲移民主要以广东和福建为主,此外亦有来自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中国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华人以外的种族,以菲律宾人人数最多,她们主要从事家庭佣工。其次为南亚人、印尼人、泰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日本人和韩国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少数民族

编辑

主条目:澳门人口

澳门的居住人口估计约为557,400人,当中以汉族为主(最多的是广东以广府话为母语的广府人(包括四邑广府人),其他民系则有闽南人和客家人),占总人口的97%,葡萄牙人(包括在澳门的土生葡人)及其他外国人则占3%,其中外地雇员有71,182名。当中主要包括印尼,菲律宾和越南人。他们主要从事家庭女佣等劳动职业。[5]

相关统计

编辑

各民族人口及分布

编辑

2010年各民族人口及分布

民族

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6])

分布

汉族

1,220,844,520

分布全国各地

壮族

16,926,381

广西(1444万),云南(121万),广东(87万)

回族

10,586,087

宁夏(217万),甘肃(125万),新疆(98万),河南(95万),青海(83万),云南(69万),河北(57万),山东(53万),安徽(32万),北京(24万),辽宁(24

万),内蒙古(22万),贵州(18万),天津(17万),陕西(13万),江苏(13万),吉林(11万),福建(11万),四川(10万),黑龙江(10万)

满族

10,387,958

辽宁(533万),河北(216万),吉林(86万),黑龙江(74万),内蒙古(45万),北京(33万)

维吾尔族

10,069,346

新疆(1000万)

苗族

9,426,007

贵州(396万),湖南(206万),云南(120万),重庆(48万),广西(47万),浙江(30万),广东(25万),湖北(17万),四川(16万)

彝族

8,714,393

云南(504万),四川(264万),贵州(83万)

土家族

8,353,912

湖南(263万),湖北(210万),贵州(143万),重庆(139万),浙江(22万),广东(21万)

藏族

6,282,187

西藏(271万),四川(149万),青海(137万),甘肃(48万),云南(14万)

蒙古族

5,981,840

内蒙古(422万),辽宁(65万),河北(18万),新疆(15万),吉林(14万),黑龙江(12万)

侗族

2,879,974

贵州(143万),湖南(85万),广西(30万)

布依族

2,870,034

贵州(251万),浙江(12万)

瑶族

2,796,003

广西(149万),湖南(71万),广东(27万),云南(21万)

白族

1,933,510

云南(156万),贵州(17万),湖南(11万)

朝鲜族

1,830,929

吉林(104万),黑龙江(32万),辽宁(23万)

哈尼族

1,660,932

云南(162万)

黎族

1,463,064

海南(126万),贵州(13万)

哈萨克族

1,462,588

新疆(141万)

傣族

1,261,311

云南(122万)

畬族

708,651

福建(36万),浙江(16万),江西(9万),贵州(3万),广东(2万)

傈僳族

702,839

云南(66万),四川(2万)

东乡族

621,500

甘肃(54万),新疆(6万)

仡佬族

550,746

贵州(49万),浙江(1万),广东(1万)

拉祜族

485,966

云南(47万)

佤族

429,709

云南(40万)

水族

411,847

贵州(34万)广西(1万),江苏(1万),浙江(1万)

纳西族

326,295

云南(30万),四川(1万)

羌族

309,576

四川(29万)

土族

289,565

青海(20万),甘肃(3万),广东(1万)

仫佬族

216,257

广西(17万),贵州(2万),广东(1万)

锡伯族

190,481

辽宁(13万),新疆(3万),

柯尔克孜族

186,708

新疆(18万)

景颇族

147,828

云南(14万)

达斡尔族

131,992

内蒙古(7万),黑龙江(4万),

撒拉族

130,607

青海(10万),甘肃(1万)

布朗族

119,639

云南(11万)

毛南族

101,192

广西(6万),贵州(2万)

塔吉克族

51,069

新疆(4.7万),浙江(3368人)

普米族

42,861

云南(4.2万)

阿昌族

39,555

云南(3.8万),广东(623人)

怒族

37,523

云南(3.1万),海南(1385人),广东(584人)

鄂温克族

30,875

内蒙古(2.6万),黑龙江(2648人)

京族

28,199

广西(2.3万),贵州(1143人),云南(878人)

基诺族

23,143

云南(2.2万)

德昂族

20,556

云南(2万)

保安族

20,074

甘肃(1.8万),青海(904人),新疆(568人)

俄罗斯族

15,393

新疆(8489人),内蒙古(4673人)

裕固族

14,378

甘肃(13001人)

乌孜别克族

10,569

新疆(10114人)

门巴族

10,561

西藏(9663人)

鄂伦春族

8,659

黑龙江(3943人),内蒙古(3632人)

独龙族

6,930

云南(6353人)

赫哲族

5,354

黑龙江(3613人)

高山族

4,009

河南(780人),福建(416人),广西(423人)

珞巴族

3,682

西藏(3489人)

塔塔尔族

3,556

新疆(3242人)

其他未识别的民族

640,101

贵州(612780人),浙江(9521人),云南(3415人),福建(2812人),西藏(2317人),江苏(2222人),广东(2197人)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

1,448

云南(200人),河南(195人),广东(170人),湖南(93人)

注:各省区市分布人数按,人口100万以上的民族只列出10万以上的地区,人口10万以上的民族只列出1万以上的地区,人口10万以下的民族只列出500人以上的地区。

中国各省份内最多的少数民族

编辑

在广西阳朔戏楼举办的“桂秀”少数民族非遗文艺展演

云南省、四川省:彝族

青海省:藏族

贵州省:苗族

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土家族

甘肃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天津市、陕西省、江苏省、山西省、上海市:回族

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北京市:满族

吉林省:朝鲜族

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畲族

广东省:壮族

海南省:黎族

中国民族自治区

编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内主要民族为维吾尔族(45%),汉族为自治区内最大少数民族。(其次为哈萨克族7.02%)

西藏自治区:自治区内主体民族为藏族(92%),汉族为自治区内最大少数民族。(其次为回族0.34%)

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为区内主体民族,自治区内最大少数民族则分别为回族、壮族和蒙古族。(其次分别满族0.40%,瑶族3.35%,满族1.83%)

(下表为“民族人口占地区人口比重”/“占该民族人口比重”)

自治区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

17.130/68.560

17.105/70.64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

/

45.210/99.289

45.844/99.3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

/

32.396/87.768

31.393/85.360

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

/

33.950/18.950

34.498/20.535

西藏自治区(藏族)

/

92.770/44.757

90.480/43.240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中国统计年鉴—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2-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 Expats in China: Nationalities and in which cities they settle.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5).

^ 国家标准|GB/T 3304-1991. openstd.samr.gov.cn.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香港政府民政署中文公事管理局,(1976年),《一九七六年香港年报》 (中文本),pp.168

^ 2007人口统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 [201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7).

注释

编辑

^ 计有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

^ 即土家、畬、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

^ 高山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主要居住在台湾本岛与周围附属岛屿,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皆宣称对台湾的主权

^ 仅中国大陆人口数量

外部链接

编辑

Joshua Project China pa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

中国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社会主题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主义

中国少数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识别民族

中国各民族生育率表

中国大陆人口

你可能也喜欢

协方差、样本协方差、协方差矩阵、相关系数详解(python代码)
手机捕鱼下分?能下分的手机捕鱼苹果
365bet地址

手机捕鱼下分?能下分的手机捕鱼苹果

📅 07-07 👀 1755
疾风之刃手游职业选择攻略,各职业特色介绍
云笔记哪个好(6款主流云笔记横向对比)
365bet开户在线

云笔记哪个好(6款主流云笔记横向对比)

📅 06-30 👀 8143
疾风之刃手游职业选择攻略,各职业特色介绍
多类猫头鹰两耳不对称 助于准确判断猎物方位
365bet开户在线

多类猫头鹰两耳不对称 助于准确判断猎物方位

📅 07-12 👀 3522
墨西哥国家足球队
365限制投注额度怎么办

墨西哥国家足球队

📅 06-29 👀 2671
iPhone6更换充电口需要价钱?
365限制投注额度怎么办

iPhone6更换充电口需要价钱?

📅 07-07 👀 6574
华为手机怎么开机,华为手机开机方法详细步骤解析